-
Archives
- May 2019
- February 2019
- October 2018
- June 2018
- April 2018
- February 2018
- December 2017
- October 2017
- September 2017
- April 2017
- October 2016
- September 2016
- June 2016
- May 2016
- February 2016
- January 2016
- December 2015
- July 2015
- June 2015
- May 2015
- March 2015
- January 2015
- December 2014
- November 2014
- June 2014
- May 2014
- February 2014
- January 2014
- December 2013
- November 2013
- October 2013
- July 2013
- June 2013
- May 2013
- March 2013
- January 2013
- December 2012
- October 2012
- September 2012
- August 2012
- July 2012
- June 2012
- May 2012
- April 2012
- March 2012
- February 2012
- January 2012
- December 2011
- November 2011
- October 2011
- September 2011
- July 2011
- June 2011
- May 2011
- April 2011
- March 2011
- February 2011
- December 2010
-
Meta
Monthly Archives: April 2012
罗楷瀚老师的武术课
4月21日星期六上午,在黄星瑞老师的推荐下,鲁汶中文学校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来自宝岛台湾的太极、武术教师罗楷瀚以及他的两名弟子Sam和崔朝莹,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太极、武术入门课。 罗老师身材不高,但声音洪亮,气度非凡,一看就是习武之人,有一股摄人的力量。 出乎大家意料的是,整堂课是从中国文化开始的:“同学们,习武之人要知书达理,要懂得尊重别人,请大家记住:“尊重”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内容。”说得多好啊,场下一下子就安静下来。“功夫、太极是讲究礼仪的中国人,从自然的哲学及生活的智慧中体会发展出来的一种技能,讲究的是要有君子风度,即便是实际做战,也从不给对手重大的伤害,只是让对手失去重心,如不小心跌倒一般。”接着,罗老师伸出双手抱拳,让大家给师傅、师兄、师姐作揖,“这就是尊重,”罗老师说:“有了尊重我们才开始上课,因为学习就是从尊重开始的。” 上课了,罗老师给大家展示了一套模仿螳螂勾搂采挂等动作的螳螂拳,据介绍这是一套爆发力极强大的功夫,以进攻为主,拳打得非常的快,直接攻击,外加令人防不胜防的七星腿,全面结合了其它十八家功夫的精华,属中国武术中较新的拳种。在他的带领下,一同前来的两名弟子和中文学校的杨瑞基同学也随之练起这套拳来。 如果赤手空拳就武功了得,那加上兵器就更是如虎添翼、神勇无比了。罗老师先轮了一番大刀、又使了一阵棍棒,再展示了一套剑术,一阵刀光剑影过后,罗老师告诉大家,中国武功真正震感的地方在于“什么都可以拿来当兵器!”。说罢,他“蹭蹭”就从同学脚上取下两只鞋子和女弟子崔朝莹对练起来,接着又顺手拿起一位老师的手提包当武器套住对手,紧接着又从旁边抄起一板凳,亦或拿起大阳伞甩起来。罗老师身手之敏捷让大家眼花缭乱、目瞪口呆。太玄妙了,在场的观众无不佩服罗老师,武术就如他所说,什么都可以拿来当武器。 展示环节结束后,罗老师开始和小朋友们互动。孩子们被分成两组,面对面的站着。先是互相敲打手臂,再互相敲肩,再相互碰膝盖、踢脚,一招一式都有他的要领和期望达到的效果。据悉这些都是太极的基本动作,罗老师早年习武练得就是太极,后跟师傅学习少林拳,但是他的拳法和授课还是保留了很多太极拳的姿势和招数。 最精彩的还要数防卫环节。如何躲避对方的进攻,学会自卫非常重要。罗老师让一名小朋友正面轮流拍打另一名小朋友的肩部,被拍的小朋友练习靠转动肩部来躲避对方的正面进攻。因为这一招特别实用,整个大厅从老师到学生全部自发地对练起来,大家被中国武术的奥妙深深吸引了。 一个半小时的课程很快就过去了,大家都意犹未尽。通过这堂课,我们又一次体验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能够拥有这么悠久、灿烂的文化,又何尝不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的骄傲呢? [youtube id=”wekDdN_6HhY” w=”500″ h=”350″]
Posted in 重要通知
Comments Off on 罗楷瀚老师的武术课
鲁汶中文学校教师热烈欢迎国务委员刘延东访问鲁汶大学
图为中文学校的陈亚琴、吴遐、王凌云、黄星瑞老师在欢迎队伍中 4月17日下午,国务委员刘延东访问鲁汶大学。下午两点刚过,市中心鲁汶大学图书馆前就已经挤满了等待的人群。图书馆主楼插着中比两国的大国旗,顶上的钟楼还奏起了“茉莉花”等中国名曲。教育处王鲁新参赞亲临现场,指挥欢迎队伍,场面非常壮观。学生会的同学手拿两杆大国旗,拉着“热烈欢迎刘延东国务委员访问鲁汶大学!”的大条幅,拥护的人群则手执中比两面小旗,等待刘延东国务委员的到来。大约三点左右,载着刘国委和廖力强的大使的奔驰轿车缓缓驶入,人群顿时沸腾起来,“欢迎、欢迎、热烈欢迎……!”,大家精神饱满、热情高涨,激动地看着刘延东国务委员徐徐步出轿车。显然刘延东国务委员被大家的热情感动了,直奔人群,和大家一一握手,并和欢迎队伍中的一些群众们合影留念。此次,刘延东国务委员来比,率领了庞大的中国教育代表团,与比利时弗拉芒区政府教育与培训部签署了《中比(弗拉芒区)教育交流与合作协议》。陪同国务委员刘延东出访的中国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和比利时弗拉芒区政府教育与培训部长帕斯卡尔·思迈特分别代表各自政府在合作协议上签字。据了解,协议包括推动中比两国高等教育机构在教学、科研和知识转让、学历学位互认等方面开展交流与合作,鼓励更多青年学生到对方国家学习,互换政府奖学金生以及在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成人教育领域开展合作等。
Posted in 重要通知
Comments Off on 鲁汶中文学校教师热烈欢迎国务委员刘延东访问鲁汶大学
鲁汶奏响中华如歌交响
3月2 4日晚,江苏省交响乐团在鲁汶Pieter De Somer Aula上演一场名为“金色中国,江苏风韵 ”的大型交响音乐会。音乐会由比中文化藝術學會舉辦、鲁汶孔子学院和鲁汶中文学校协办。指挥家常畅携60位音乐家为观众送上了一台既带着浓郁的中国民族风情,也体现欧洲伟大交响乐作品的精彩演出。 该团组建于1 979年,汇集了80多名专业演奏人才,现任音乐总监是活跃于世界乐坛的著名美籍华裔指挥家胡咏言,现任乐团团长为著名大提琴演奏家吕军。著名指挥家,作曲家常畅为本团常任指挥。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该团演奏始终保持着优秀传统和艺术活力,以较高的音乐修养,严谨的技艺,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受到业内人士的高度赞扬。乐团先后出访多国。并曾四度走进国家大剧院。2011年8月代表中国参加27届国际肖邦音乐界和中奥建交40周年音乐会,首次走进世界音乐殿堂,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获巨大成功,受到国内各级领导的赞誉。曲目包括带有江苏地方神韵的《小白菜》、《杨柳青》,以及法国作曲乔治比才的著名芭蕾舞剧 ”阿莱城的姑娘 ”等脍炙人口的作品。陈静以二胡与乐队合奏了《二泉映月》,在与第一提琴的对话般的演奏中,中西两个代表性的弦乐声响巧妙地交融在一起,美妙的高音旋律,那如歌如啼的委婉、灵动的音符从指间流出,华彩与细腻的炫技,让人们听得痴迷和动心。张其萍的一曲《太湖美》和《梅兰芳》,将江南的湖水、帆、红菱、芦苇、鱼网和稻香的美景及京剧的深厚民族情感,以清新自然、圆润甜美的歌喉呈现给听众,让海外华人华侨为感受到美不胜收的浓浓乡情和亲情。 江苏省演艺集团副总经理赵京利表示,在 “中欧文化对话年 ”的框架下,江苏交响乐团应邀赴欧进行巡演。音乐无国界。让音乐作为桥梁更便于中欧人民间的相互交流和了解,这是一项有很意义活动,但愿能够长流水不断线地继续下去。她希望江苏省演艺集团能有更多的艺术门类走进欧洲,为促进中欧双方的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发挥作用。
Posted in 重要通知
Comments Off on 鲁汶奏响中华如歌交响
中国文化热在荷语区再掀小高潮
随着汉语热在世界逐步升温,比利时荷语区的中国文化推广活动也掀起了一阵小高潮。龙年伊始,鲁汶孔子学院就收到多个学校的邀请,希望孔子学院给他们的学生安排多种形式的中国文化活动。从3月20日至3月29日,短短的十天里,鲁汶孔子学院的白延雷院长、鲁汶中文学校的王凌云副校长以及其他热心汉语文化教学的老师、学生走访了比利时的两所中学、一所小学。给当地中小学生上汉语课、讲中国文化、教授太极拳,还一起动手包饺子,共同品尝中国美食,其乐融融。既推广了中国文化,也和比利时的师生们增进了友谊。 3月20日,第一场文化推广活动在安特卫普省Geel市的Sint-Dimpnacollege拉开了序幕。这是一批来自于拉丁语专业的尖子学生,同学们虽然是第一次接触中文,但他们的接受能力很强,很快就找到了感觉。来在鲁汶大学的张一帆同学,不仅弹得一手好扬琴,讲起汉字来也是头头是道。在大家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古老的语言文字有了初步了解后,白延雷院长继续给大家推出最受学生欢迎的项目“起中文名字”。首先由张一帆同学给大家讲解中文姓氏的组成,”中文的姓在前,名在后,和欧式的姓名正好颠倒”,聪明好学的学生们很快就记住了这个差别。当白院长把事先准备好的名字放在桌上,由同学们自己凭判断来找中文名的时候,十几张卡片霎时间被一抢而空,每个人都很快地找到了自己的中文名字: “潘爱梦”、 “孔莎莎”、 “戴乐妮”…… “太神了,这些学生真是聪明”,白院长说。找到名字后,学生们轮番上台,由张一帆同学逐一为大家讲解名字的意义: “潘爱梦”,潘不是一个像“赵钱孙李、周吴郑王”那样的大姓,但也经常会遇到,是一个中等规模的姓。 “爱”就是“love”,“梦”就是“dream”,“You love to dream, right? ”,“嗯,还好吧, 有点像吧。”潘爱梦腼腆的笑了笑。““石维同”你的名字很诗意,有点诗人的韵味,你喜欢这个名字吗?”“嗯,非常喜欢……” 。 图: Sint-Dimpnacollege的学生在练习书法 好了,名字有了,让我们来学写中文字吧。王凌云老师先给大家用荷语介绍了一下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是中国独有的文书工具,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毛笔分狼毫和羊毫,分别取自狼和羊身上的毛。最让同学们感觉神奇的是墨和砚台,怎么就能用墨和砚台磨出黑黑的墨汁呢?带着疑问,每个人都自告奋勇,跃跃欲试,研磨、蘸墨汁、挥毫…… 书法课就从最简单的描红开始了,“写书法要注意提笔、带笔、落笔的轻重缓急,因为这些体现在纸上就是线条的曲线和粗细”伊丽莎白老师这样说道。伊丽莎白老师是比利时人,获得大学中文学位后,一直在荷语区的几所中学里教授中文课,她不仅中文说得好,看来对中文还真的是挺有研究。 一小时的课很快就结束了,同学们意犹未尽,纷纷要求延长时间,把描红写完好才下课。看到大家对中国书法那么热爱,我们都倍感欣慰,这真是一堂非常成功的汉语入门课。 3月27日中午时分,白延雷院长和王凌云副校长又来到Oud-Heverlee的圣心小学,为该小学的29名学生上了一堂中文入门课。孩子们不仅得到了自己的中文名字以及中文名字的解释,还了解了汉语的四声,以及拼音的发音方法。孩子们在课堂上努力学习,积极模仿。和高中生不同的是,孩子们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时不时的有同学举手提问,“王老师,你觉得你学习荷兰语和我们学习中文,哪个更难些?”“我觉得都不难,主要还是练习的问题,相信大家只要练得足够,一定能把中文学好。” “我小的时候在新加坡呆了几年,学习了中文,现在全忘了。当时,从新加坡回比利时居住,我甚至还要去医师那里纠正发音,这是为什么呢?”“哦,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老师的三个孩子都在这里出生长大,在家很多时候也说中文,老大、老二的荷兰语发音都没问题,但最近老小的老师也要求我们送他去纠正荷兰语发音。我也不明白其中的问题。但看来只要去了医师那里还是可以得到帮助, 纠正发音的。” 看着孩子们一个个天真、淳朴、可爱的笑脸,我们可以看出孩子们是真的非常喜欢这堂课。 图:Helig Hart Oud-Heverlee 的小学生手持中文名字拍集体照 3月29日一大早,白延雷院长、王凌云副校长、汉语教师兼太极教练文慧驱车40多公里,到位于Diest的Sint-Janbergmanscollege教授太极和烹饪课程。文慧老师自幼学习太极,来比利时已有二十多年了, 现在每周一都在鲁汶的老年大学教授太极课程。 在文慧老师教授太极的同时,白延雷院长与王凌云副校长负责教该中学两组总共64名学生包饺子。同学们被分成几个小组,和面、擀皮、做馅子、包饺子,每道工序都有专人负责,整个包饺子过程进行得井井有条。 同学们一边做饺子,一边听白院长讲解东汉名医张仲景的“祛寒娇耳汤”后演变为饺子的来历和传说。虽说没有了过年吃饺子的浓浓喜庆气氛,但饺子的美味还是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 图: Sint-Janbergmanscollege在制作和品尝饺子 近年来,中国文化以其独有的魅力慢慢地走进了比利时的中小学。作为主办方的鲁汶孔子学院、鲁汶中文学校觉得在中小学推广中国文化还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我们还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开发出更多、更好的文化项目,并把他们推入当地的中小学校,真正做到把汉语教学与中国文化推广结合起来。
Posted in 重要通知
Comments Off on 中国文化热在荷语区再掀小高潮